酒店洗手间标识设计规范(酒店标识)

发布时间:2024-02-02  点击:21

本文目录

  1. 四星级酒店的配置标准
  2. 酒店厨房冷菜间是否可以有排水沟
  3. 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一、四星级酒店的配置标准

酒店约250-300套客房(酒店客房面积按90-100平方米/间计算,包含客房面积及所有的酒店配套服务设施等共建部分的面积)

平面布局及功能应满足酒店管理公司的“四星”标准要求

建议四星级酒店设置在主干道上作为酒店主要出入口。酒店应功能划分合理,有背景音乐系统。

总统套房应设置在噪音影响较小的层数,并建议有独立的室外休息平台。

建筑设计应利于销售及后期物业管理的经济性要求,并便于后期维护;

施工材料选用节能、隔音材料,并达到防火等级要求。

满足环保、节能要求。设计标准以国家最新节能标准设计。

充分采用节能材料,降低使用能耗。

尽量使用本土材料,有效控制成本。

在保证建筑外形、空间感与商业、写字楼和谐的条件下,应具有相对独立性;

建筑外观具有公建特征,应重点考虑节能环保需要;

建筑主入口的选择、交通系统、设备系统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尽可能降低对商业的干扰,建议主出入口设置于主干道上。

大堂应气派豪华、风格独特、装饰典雅、光线充足,人流的平面及竖向交通通畅舒适

大堂面积应在500平米以上,宽敞大气,与接待能力相适应

有与酒店规模、相适应的总服务台;并在入口、服务梯附近设置行李房;

门厅及主要公共区域有残疾人出入坡道,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或厕位,能为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

大堂设有酒店和客人同时开启的贵重物品保险箱,保险箱位置安全、隐蔽,能够保护客人的隐私

客房包括标准间、套房,套房比例为总房量的5%,10%的客房为连通房,还应设残疾人客房,该房间内设备能满足残疾人生活起居的一般要求。

房间类型房间数量所占比例面积(㎡)

层使用率不小于85%(层套内建筑面积/层建筑面积);

客房包括四个主要区域:入口区域、睡眠学习区域、浴室湿区域浴室干区域、壁橱/换衣区域(布局和平面将会按照整体开间的大小和形状结构而改变。)

套房也必须最低限度的具有以上4个区域,并根据整体大小,考虑以下布置:客人化妆室、独立的用餐区域、独立的厨房/餐具/食品室;独立的生活区域、独立的学习区域

客房:配有彩色电视机,并有闭路电视演播系统。

客房应具备十分有效的防噪音及隔音措施。

所有公共区域材料、部件及装配及建筑方法都要保证达到防火要求。

标准层需设置后勤服务用房及清洁间、布草道。

最少每个客房的单间都必须配备冷,热送风管。多单间的套房必须在开放式位置配备相同的遥控,在私人房间配备单独的遥控。

酒店配套功能应包括:商务中心、会议室、餐厅、宴会厅、健身房、游泳池、超市、多功能厅、医务室、后勤用房等。

——配有多个小型、中型会议室,有至少容纳200人(300㎡)会议的会议厅3-5个,净高至少3米并配有衣帽间;VIP会议室1个(60㎡)并自带洗手间——配专门的复印室

——提供同声传译设施(至少4种语言)

——餐饮功能十分重要,除了服务酒店的客人,还要兼顾对外经营,在布局上和流线的组织上应方便内、外部的人流使用,通常布置在靠近庭院的底层裙房,此外,高层酒店的顶层也是布置餐厅和酒吧的合适位置。在配置上,应考虑客房数量、宴会厅的规模、其它设施的负荷能力,以及周边现存的餐饮设施的规模,寻找酒店中餐饮设计的切入点。在酒店的不同区域设全日制餐厅、中餐厅、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座等。越是高级、大型的餐厅,其人均面积就越大。

小型宴会厅约50至100平方米,中型200平方米,大型宴会厅面积可达500至700平方米。大型的宴会厅设计中要兼顾灵活分割和整体使用,配专门的宴会厨房,室内通常是无柱空间,净高在5米以上。另外因为要储藏大量家具和道具,储藏空间一般占宴会厅面积的20至25%,其位置需方便搬运,快速的转场能增加宴会厅的利用效率。

宴会厅和厨房储藏之间的服务流线布置影响到服务效率,必须与客人流线完全分离,这有两种组织方式,一种是以服务流线为轴,大小宴会厅围绕服务流线布置,服务流线较短;另一种是以客人流线为轴布置大小宴会厅,服务流线沿周边设置,服务流线较长。客人在使用宴会厅时,视线不能直接看到后勤部分,所以通常在通往服务区的门处作错位处理或走道作转折。宴会厅前区应有足够的空间,各个厅的前厅最好独立布置,设衣帽间及信息服务台,并以明确清晰的标识系统促进使用的流畅性。

——总餐位数与客房接待能力相适应

——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高级西餐厅,配专门的西餐厨房

——有布局合理、装饰豪华的中餐厅

——全日制餐厅100-120个座位左右

——提供笔译、口译和专职秘书服务

——歌舞厅、卡拉ok厅或KTV包房、棋牌室、图书室

——健身房、按摩室、桑拿浴(SPA)、室内游泳池(至少40平方米)、室外游泳池(至少100平方米)、桌球室等

——商场,出售旅行日常用品、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商品

——宴会厨房/员工厨房/厨房备餐间/送餐厨房/食品储存/洗涤区/送货区

——员工办公室/家具库房/员工更衣淋浴等

——停车场100个停车位以上电梯配置要达到或接近舒适型标准,每70间客房配备一部客用电梯、及两部独立员工电梯;

电梯配置数量以高峰等候时间不超过30秒为宜;

电梯厅及电梯、扶梯在30层或以上的高楼大厦的穿梭电梯必须经过电梯专家的分析。拥有300多个房间和(或)17层以上的酒店需要单独研究以确定的电梯、能力和速度要求。客梯必须达到最高3米的要求,开门尺寸不小于1.2米(W)*2.5米(H),货梯开门尺寸1.8米(W)*2.5米(H)考虑残疾人电梯的设置人性化、合理性;同时满足国家有关无障碍设计的规范的要求。应考虑楼梯、电梯安全系统和逃生装置。入口安全系统和电梯监控系统应该与整个建筑的楼宇智能管理系统兼容。扶梯最大倾斜角度30度,平段为两个步级。

二、酒店厨房冷菜间是否可以有排水沟

1、不能,会有很多虫由排水沟出入。

2、一、冷菜间是餐饮冷菜的切配和装盘的专用场所,不得加工其他餐饮食品和存放与冷菜无关的物品,冷菜间卫生制度。冷菜间所使用的砧板、刀具和容器等严禁同其他部门混用。

3、二、冷菜间在每次进行操作前,卫生值日员应开启紫外线杀菌灯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当相对湿度≥70%时,延长灭菌至1小时),同时根据当日气温开启空调机,保持室内温度在25度以下,并做好相关记录。

4、三、进入冷菜间操作的人员必须二次更衣,洗手消毒,并戴上口罩和工作帽,口、鼻和头发不得外露。非冷菜操作人员未经同意不准进入冷菜操作间。

5、四、冷菜间厨师在切配操作前,应对已清洗干净的工作台面、砧板、刀具和容器等用氯浓度250mg∕L以上的氯制剂擦拭,氯制剂保持5分钟以上作用时间。

6、五、用于制作冷菜的热熟食品,应先放置在冷菜间内冷却、凉透,然后再放入冰箱内冷藏保存。冷藏温度应控制在10度以下,保存期限不得超过48小时(已装盘冷菜但无法立即食用的,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日由专人负责监测,严禁把未凉透的熟食品直接放入冰箱内冷藏。

7、六、每年四至十一月期间制作、供应的冷菜,应对熟肉和鱼等易引起变质的食品各取样100克(不少于6种),放置在冰箱内冷藏24小时备查。留样用的容器必须预先进行清洗消毒。

8、七、已经冷藏过的熟食品,在取用时应先进行微波炉加热(冷藏时间在6小时以内)或回锅煮烧(冷藏时间在6小时以上)后才能进行切配或供食用。

9、八、冷菜间每次工作结束后,所使用的工作台面和工器具均应洗刷干净,抹布则放入有效氯浓度250mg∕L以上的氯制剂中浸泡2小时以上才能清洗、晾干,并及时清扫水池和地面,不留卫生死角。冷菜间的内墙面、玻璃窗和纱窗等设施每周至少一次进行洗刷清洁,以保持良好工作环境。

10、九、冷菜间主管负责进行卫生监督,当一旦发生偏差时应立即纠正。对已加工的冷菜进行追查和验证,确定冷菜食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对需要返工的食品要求相关人员进行返工处理。

11、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等情况应登记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上。

三、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1、主要的建筑设计规范有以下几种: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

4、《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6、《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

7、《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2013);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

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2001年修订版)。

10、公共建筑包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酒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

11、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交通运输类建筑(如机场、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冷藏库等)以及其他(派出所、仓库、拘留所)等。

12、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都属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合称建筑。现仍未明确定义商住楼归属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

13、商住楼有公共建筑的特性,又有居住建筑的功能,可理解为介于两者之间,可定义为“间居”建筑。“间”可表明时间上、空间上商业与居住功能不停的转换,“居”无论商业、还是住宅,居为最基本的特性,也是建筑最原始的功能。

1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建筑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设计规范